退烧
2020-02-03 14:26 来源:莱西养生网
导语
医生开了退烧药,会嘱咐一句说“当体温超过38.5℃吃这个药”。可是为什么体温要超过38.5℃才能吃退烧药?那不到38.5℃,又不能吃药,体温能降下来吗?
1.为什么发烧38.5℃以上才能吃退烧药?
发烧大多是感染引起的。人体在致热源(细菌、病毒、真菌等)作用下产生内源性致热物质使体温升高超出了正常范围。
通常把发热分为以下四级:
低热:37.3~38℃
中等度热:38.1~39℃
高热:39.1~41℃
超高热:41℃以上
那么,当体温超过38.5℃,也就是中等及以上发热时,医生才建议吃退烧药。比如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等等。医生为什么会这么建议呢?
(1)发热是人体对抗入侵病原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,尤其对于儿童,能促进免疫系统的成熟。
(2)药物的副作用。比如刺激胃肠道、损害肝功能等。尤其是孩子,尽量少用或者不用。
(3)急于降温容易掩盖病情。发热有时候是某些疾病的信号。过早服用退烧药,会延误某些潜在疾病的发现和治疗。
当然,医生是建议发烧38.5℃以上才吃退烧药,并不是说低烧就一定不能吃。如果低烧,而且精神很差、寒战、全身不适时,可以服用退烧药缓解不适症状。
2.不能吃退烧药,体温降能下来吗?
除了吃药,还可以物理降温。
(1)多喝水。
发烧时,皮肤和呼吸会带走更多水分,人体处于缺水状态。多喝水可以加速排泄,辅助散热;高热时,防止因大汗出现身体虚脱。
(2)降低环境温度。
不能开窗,会冻着。(X)
怕冷,被子包裹。(X)
闷热的环境不利于散热,因此,以上常犯的错误往往会加重病情。
(3)温水擦浴。
擦拭的部位:脖子、腋下、肘窝、腘窝、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。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好,更利于散热。同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。
(4)退热贴。
贴在血管丰富的地方,比如额头、脖子、腹股沟等部位。
总之,体温的高低不是使用退烧药的唯一标准。能用物理降温,就不选择退烧药。但是精神状态差的低烧患者也可以服用退烧药降温,缓解不适症状。
月经后期腰疼怎么办
哪里可以治疗血管堵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