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爸爸这样哄宝宝
2020-02-15 22:08 来源:莱西养生网
一边抱着啼哭的孩子摇晃,一边口中哼着摇篮曲。这恐怕是几代人心中留下的温暖印象。
日前,一则新闻让大家目瞪口呆,台湾一位家长用力地摇晃孩子哄其入睡时,不仅没有让孩子安静地入睡,反而把孩子晃得口吐白沫,陷入昏迷。
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难道是家长用力晃动孩子,造成的损伤吗?为此,记者进行了一番了解。
案例:
父亲哄女儿入睡结果损伤大脑死亡
记者从这则报道中获悉,台湾新北市一位新手父亲生有三胞胎,因七个月女儿哭闹不停,将女儿放在摇椅上摇晃哄逗,很快发现女婴口吐白沫,呈昏迷状态,夫妻俩赶紧将女儿送往医院,可惜最终宣告不治。
据了解,幼儿无明显外伤,医院分析可能是“婴儿摇晃症候群”,父亲哄女婴如果用力过度、剧烈摇晃,则有可能损伤婴儿大脑。
解析:
家长大力持续摇晃婴儿可能“伤脑”
记者心中不免产生疑问,究竟家长需要耗费多大的力气摇晃婴儿,才会让孩子患上这样的疾病呢?为此,记者采访了南京市儿童保健所长童梅玲主任医师。
她告诉记者,其实有时候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,一天上班下来很辛苦,如果再加上孩子哭闹不止,很可能想要通过快速摇晃的方式让孩子尽快入睡。可是,没有一些医学知识和常识的家长可能有所不知,如果这样过度摇晃婴儿可能造成脑出血。
据悉,这种因此而产生的疾病,在医学上叫做“婴儿摇晃综合征”的病,也叫做“婴儿摇篮综合征”,是因婴儿受到持续摇晃而对其脑部产生的损害,常常在没有外部损伤迹象的情况下,造成头或脑的损伤。
数据
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何俊平副主任医师说,这类患儿,他们科室每年收治的病例也不多见,大约1-2例。属于比较极端的案例。受伤较轻的会导致颅脑损伤,较重的可能留下终生残疾,而更严重的会导致死亡。
据悉,1岁以内的孩子颅脑还在发育期,颅骨的生长速度远远大于大脑的生长速度,由于婴幼儿的头部约占全身重量的25%(成人的比例为10%)。
另外,婴儿脑部比成人的脑部柔软、脆弱,加上颈部肌肉较柔弱无力,所以在被摇晃时,会造成孩子脆弱的脑组织不停地和颅壁发生碰撞,从而导致脑部血管挫裂引起脑出血。
哄孩子入睡
就是把他们抖“晕”?
记者在一些亲子论坛发现,的确有家长开玩笑地说,自己的孩子属于“磨人”的那类,白天拼命睡,晚上死命哭的类型。
因此,有时候为了自己能好好休息第二天上班,他们没办法只好将孩子直接抖“晕”。童梅玲主任表示,这样的方法可能会让孩子安静下来,但如果抖动的幅度很大,抖动的频率也很高。那么孩子的大脑的确可能造成一定的损伤。
“现在好多家庭可能只有一个孩子,全家人争抢着宝贝还来不及呢,一般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病例。”童梅玲主任补充说。因此,在他们科室很少遇到这样的患儿。
如果不晃宝宝
应该如何哄他们入睡呢?
1、养成良好的习惯
好多家长认为,孩子哭闹了就要去抱了,其实不然,我们的孩子躺下哭了,倒是不用去抱,要遵循哭不要抱,不哭才抱的原则,这样长久了宝宝才会安静的入睡。
2、训练睡眠模式
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训练宝宝的睡眠模式,一旦他开始有睡觉的迹象时,就可以把他放到床上了,在床边陪护他,直到他睡着了。这样可以培养宝宝自己入睡的好习惯。
3、轻轻安抚他们
也有大人不放心,陪着宝宝入睡,这是可以的,但是前提是要让宝宝先安静的躺下来,你再陪着睡,那么有时宝宝睡眠浅的话,你就可以轻轻安抚他。
南充妇科专科医院
雅安十佳牛皮癣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