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全的器官清洗方
2020-02-04 18:29 来源:莱西养生网
夏天藏的“毒”,秋天赶快排!
为什么?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苏凤哲的解释是:夏天的时候,骄阳似火,天气炎热,中医认为“热生湿”,湿热之邪作为“毒素”在体内潜藏下来,逐渐增多!
而秋季主“收”,万物趋向于以收藏为用,"毒素"也容易在体内蓄积,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排泄,就会堆积在体内,导致各种疾病。
所以,秋天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:"排毒"!怎么排,要靠“清”!
深呼吸
长期坚持深呼吸,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,排出肺内残气及其他代谢产物,能够令肺部的弹性恢复,同时肺活量也会大大的增加,不仅能够起到预防、缓解呼吸道系统疾病的作用,还可以有效地令身体恢复健康。
扩扩胸
平时注意呼吸系统的锻炼,可用腹式呼吸法:伸开双臂,尽量扩张胸部,然后用腹部带动呼吸,能增加肺容量,尤其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气肿病人病情恢复,还可保持肺细胞与支气管的弹性。
清胃
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缺
山药、秋葵、莲藕、菌藻……在吃银耳、秋葵、木耳时,都会有黏黏糊糊的感觉,这些黏液可都是营养精华,它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,叫可溶性膳食纤维。这种纤维具有黏性,对保护胃有很多好处。
黏液所特有的黏稠质可以对胃壁形成一层保护,减轻胃黏膜的工作压力。同时,多糖类物质还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,使食物更快地被消化吸收,从而减轻胃的负担。
清肠
餐后半个小时喝温茶
绿茶可以促进肠蠕动,减少油腻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时间。但要在餐后半小时以后再喝,否则影响消化。
除了绿茶,普洱茶也是不错的选择。中医认为,普洱茶还有清热、解毒、消食、去腻、利水、通便等功效。
要注意,茶要喝温热的,既不要喝热茶,也不要喝冷茶。喝温热的茶比冷茶更能解腻,又能保护肠胃。
一个月一次轻断食
浙江省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章流有一个自用的清肠办法,每个月会挑一个休息天,只吃流质食品,比如粥、酸奶、牛奶,或各种五谷豆浆也可以再吃一点水果,水果品种没讲究,有什么吃什么。或者蔬菜沙拉也可以。让劳累了一个月的肠胃,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。
起床后后及时排尿
早上起床之后尽快排尿,可以将累积一整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,避免毒素滞留体内,导致肝脏“中毒”。
不要胡乱吃药
是药三分毒,我们吃进去的毒,肝脏也正在饱受这些药的“煎熬”!因为服用多种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交互作用,影响肝脏代谢药物能力。除了医师处方药,应当避免自行服用其它药物。
多运动
运动是疏肝降火、气机升降相得的好方法,多进行户外活动,打太极、爬山、健步走、慢跑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清胆囊
避免零食当主食
爱吃糕点甜食、精米细面,不吃粗粮蔬菜,这就易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增高,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也随之上升,从而促发胆结石形成。
顺时养生、规律养生才是王道,一日三餐,按时吃饭!
经常笑笑
老生闷气、长期压抑,找不到出口“泄洪”,就会肝气郁结、气滞,胆汁易瘀阻,就易产生胆结石。笑也是一味良药,能疏散郁结,使身心通畅,通则不痛。多笑笑,心情好。
清肾脏
多喝水
水可是最好的护肾剂,充足的饮水对肾脏至少有两大好处:一是能保证肾脏充分的血流灌注。二是促进肾脏排毒,尿液是肾脏排毒的载体,尿液不足还易发肾结石。
建议6岁以上儿童日均饮水量在800-1400毫升,成人在1500-1700毫升。最好就是喝白开水。
多吃些利水消肿的食物
肾主水,主管水液的疏泄,可维持体内水液的正常代谢。如果肾脏“失灵”,就会发生水肿。生活中,小到熬夜后晨起的眼袋,大到面部浮肿、四肢沉重等都是典型病症。
日常多吃些利水消肿的食物,比如冬瓜、薏仁、芹菜、桑葚、鲤鱼等,还可以用玉米须泡水喝,都能起到温阳利水、消除水肿的功效。
夏天毛细孔张开,最容易“攒”下毒素,现在不排毒,冬天病缠身。
南方医院高尚罚
乙型流感早期症状表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