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张处方
2020-02-06 10:11 来源:莱西养生网
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张中药处方,出于尊重,姑且把医院和医生的名字抹去,但它确实是真实的,而且一共开了28服,大约一个月的量。
粗算了一下,这些药如果一起从药房取走的话,一共是90斤重,来一趟医院,背回了一袋大米。这样的大处方显然成了笑柄,抛开医德不论,这个医生的医术也足以让人质疑。
我做实习医生的时候,跟过一个中医抄方子,他叫“X达仁”,人倒是脾气很好,但是很琐碎,没什么章法,自己的看病思绪经常被同样没有主心骨的病人牵出好几里去。他的医术也和人一般,平庸,不精专,非常喜欢开大方子。
一般的中医处方上是二十几味药,足以完成君、臣、佐、使的配伍,互相辅佐着实现辨证论治。但他的方子经常有三、四十味药之多,以至于他自己最后的医生签名都淹没在药名里。
当时,药房的人经常和他开玩笑,他们会对拿他方子的病人说:“回去告诉你们大夫,我们药房有杏仁,枣仁,没有‘X达仁’……”
一个出色的医生,用药肯定是精炼的,要能在诊断清晰后直奔主题,以少胜多,以一当十。靠大方子“围追堵截”“四面包抄”的治疗,就像沙子抢打鸟,就算治好了,也很难说不是撞上的,很难说这样的医生不是庸医。
很多流传千年的中医经典方子,用药其实都很简单,比如能回阳救逆的“四逆汤”,只有附子,干姜,甘草三味,却能使脉微欲绝者,也就是现在的心力衰竭者重振阳气,心力恢复。能让人复苏的“生脉饮”,只人参,麦冬,五味子三味,因为能抗休克,现在已经西化成了急救时的静脉制剂。至于能起死回生的“独参汤”更是仅仅靠一根人参救命……它们就像中国画里朱耷的“孤禽图”,柳宗元的“江雪”,简约却能达意,他们的留白之处,未竟之音,同样是画和诗,这才是大师的功力。
那些只有两三味药的经典名方
两仪膏
组方:熟地20克人参10克
明代张景岳
后世的“复方阿胶浆”就是在“两仪膏”补血补气两大阵营上“扩军”了,用熟地、阿胶补血,用人参、党参补气,辅以山楂避免补药的滋腻问题。适合吃复方阿胶浆的,有黄、累、冷特质:脸色发黄,总是疲劳,特别怕冷。
左金丸
组方:黄连18克吴茱萸3克
金元时期朱丹溪
长期紧张或者郁闷导致肝火犯胃。经常反酸、烧心,吃点酸的或者发酵的更严重,甚至口臭。
失笑散
宋·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
蒲黄5克、五灵脂5克
血雨导致的疼痛,痛处固定,夜间加重者,包括内科的冠心病,心绞痛,还包括妇科的月经不调,痛经,产后腹痛等。
失笑散虽然药性平和,但不能滥用,因为活血药大多有破气效果,过用会导致气虚,如果本身就有气虚,或者是气血加血瘀,失笑散就属于禁忌。
泽泻汤
泽泻15克白术6克
有人在“值乎”上我问,突然头晕目眩到不敢睁眼的程度,但血压正常,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,该怎么治?这种头晕而且看东西旋转,问题多出在内耳,是五官科的病,“泽泻汤”就是针对它的:“其人苦冒眩,泽泻汤主之”。所谓“冒眩”,就是头晕,看东西旋转的意思,是内耳疾病的典型表现。
只可惜,这个方子没有中成药,可能因为利润太低。可以试试“五苓散”这是张仲景治疗脾虚水液代谢紊乱的另一个名方,方子也只有五味药: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肉桂,其中包含了“泽泻汤”之意。
芜湖十佳男科医院
乌鲁木齐治疗男科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