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人为什么爱失眠
2020-02-09 06:05 来源:莱西养生网
现在失眠的人越来越多,根据2010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的调查:从全国各大医院门诊统计,中国内地成年人中失眠患病率高达57%,工作人群中有65%的人存在睡眠障碍,这个比例已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。
失眠的人很痛苦,一是因为失眠本身,躺在床上长夜漫漫,第二天心情烦躁,体力不支,长期失眠会使免疫力降低,很多疾病就是在严重的失眠之后接踵而至的。二是因为安眠药,他们会在吃不吃安眠药的问题上很纠结,除去安眠药吃了之后的后遗作用,比如第二天早上还会头脑发昏、浑身乏力等,失眠者更担心的是,安眠药会越吃越多,产生依赖性,直到无药可治……这种纠结甚至成了他们失眠的另一个原因,于是他们想到了中医、中药。
中医治失眠靠“安神”
事实上,中医是没有安眠药的,还是那个“授人以渔”的特点,中医治疗失眠从来都是去除失眠的原因。因此,中医会用很多看似不是安眠药的中药,巧妙地解决失眠问题。也因此,中医治疗失眠说得最多的不是安眠,而是“安神”,意思是,引起失眠的心神一旦安稳了,人就不失眠了。
对失眠的治疗,唐代王冰的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,明代马元台的《内经·素问注证发微》、张景岳的《类经》,清代张隐庵的《黄帝内经·素问集注》等,都是从阴阳来论的。因为“人生有形,不离阴阳”,而睡眠与觉醒、安眠与失眠的交替循环,类似中医阴与阳的变化,是人的生命活动中最显著、最典型的阴阳节律之一。
明代名医吴瑭在他的《温病条辨·下焦篇》中说“阳入于阴则寐,阳出于阴则寤”,意思是,只有阳入了阴,人才能正常安睡。这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,适应天地阴阳消长规律的结果,是基于天地自然阴阳的大环境产生的。因为阳主动,而阴主静,当阳气入于里,动的被静的收纳,人才能神安而入睡。当阳气出于表,动的离开了静的管制,人则神动而苏醒了。
既然睡眠的过程涉及阴阳的平衡,所以只要是阴阳不和,都可以产生睡眠障碍,或者是做各种各样影响睡眠质量的噩梦。
这一点,和现代睡眠学理论不谋而合:人的睡眠,是在睡眠与觉醒系统作用下完成的。要使睡眠得以发生,力量相对较强的“觉醒系统”的活动就要首先减弱,力量相对较弱的“睡眠系统”要充分发挥作用。如果“觉醒系统”活动过强,或“睡眠系统”力量不足,人就失眠了。这个“睡眠系统”类似中医说的“阴”,“觉醒系统”类似中医说的“阳”。
打个更形象的比喻,我们的清醒与否,由中医说的“心神”主管,“心神”类似睡眠学说的“觉醒系统”。当心神不回家,在外游荡时,人就是清醒的,只有心神安静地回到家里,“睡眠系统”才开始工作,这个时候才有可能睡着。如果“心神”住的房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拆了或者变小了,“心神”没了立足之地,在夜里就只能外出游荡;或者房子虽然有,但房子里面乱得没法住,心神因为厌恶回家而在外游荡。这两种时候,人都会失眠。
虽然如果看西医,统一都给安眠药,但安眠药的区别是,作用时间长的,用在容易早醒的失眠上;作用时间短、起效快的,用在很难入睡的失眠上。如果看中医,区别就大了:心神没房子住的属于肾阴虚,治疗要用能补阴的黄连阿胶汤;心神有房子却不住,房子很乱,属于肾阳虚,阴阳不交,治疗要用交泰丸。现代人之所以失眠的越来越多,从大的背景上看,就是因为我们总是为事情所扰,心神因为各种原因而浮越在外了。
贵阳中医牛皮癣医院
什么原因会导致厌食症